当前位置:

文学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编辑:redcloud 2013-06-13 11:16:58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杨友今

“中国梦•沅江梦•幸福梦”系列报道之杨友今

——文学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杨友今在创作

本网讯(记者 夏训武 通讯员 廖文) 杨友今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他潜心钻研文艺理论和文化现象,主要用于具体创作实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在沅江作家队伍中,有一位勤奋、且成功的老兵,他的名字叫杨友今。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张炯曾这样评价:杨友今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他长期研究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和后现实主义,运用于文艺评论和文学创作,发表和出版了近500万字的文学作品,值得学习。

近日,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杨友今,听他畅谈自己的创作人生。

早年拜周立波为师,开始作家梦

1956年,年少的杨友今在益阳上中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和班主任老师方贤昭登门拜访了当时正在回益阳桃花仑体验生活的作家周立波。据杨友今回忆,那时他才13岁,朴素、略显清瘦的周立波就坐在他和老师的对面,用一口地道的益阳话开始了他们之间的交流。那时周立波全然没有大作家的作派,谈及文学,是那么的随意。年幼的杨友今在回学校的路上,便对班主任老师说,他长大了也想当作家。老师当时便给予了鼓励。从此,杨友今在课余时间里,开始了大量地读书,读各类文学名著,读周立波的作品,读能找到的所有湖南作家的作品。读书多了,他的作文水平很快在班级、年级中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当年的方老师也是一位业余作者,不久,老师和杨友今沟通,创作了长篇儿童小说《红领巾》,杨友今充当了老师的第一读者和誊抄者。1964年,杨友今如愿以偿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他有幸成为了周立波之子周健明的学生。他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扰,虚心求教于师长,得到了周健明、蒋静和羊春秋等老师的真传。

大学毕业后,杨友今工作在乡镇基层,给生活体验带来便利。尽管后来他曾任过乡镇区的负责人,但百忙的工作之余,仍勤奋笔耕,几十年从不间断。杨友今从1959年4月发表第一篇散文作品,至今已发展长篇小说及文艺理论专著近10部,其中长篇历史小说《文天祥》首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几次出版,已发行近20万册。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做作家没有终点,《大唐神韵》再续辉煌

杨老向记者介绍他的藏书

在写杨友今时,不得不提他的夫人屈伏元女士。杨友今的写作始终没有离开过夫人的支持,过去如此,今天依然这样。

杨友今和夫人工作生活不在同一个地方,但只要相聚,谈到最多的便是文学。丈夫总会将自己创作计划第一时间与夫人沟通,在反复商量后才会进行创作的准备。记得写《文天祥》时,杨友今还在领导岗位上。白天工作繁忙,晚上杨友今一回到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一头扎在书房,准备写作提纲,查找历史资料。“那时哪怕半天我也没有休息过。”杨友今说。《文天祥》出版发行后,好评如潮,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发表评论,热心读者书信电话不断,一版二版再版几次,印数达20万余册,甚至远销到了港澳台地区。次年,获湖南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借《文天祥》之势,杨友今又陆续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大唐气象》等多部历史小说。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看了杨友今的历史小说后,在信中对他说,作品所描写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大人物,没有相当的文学素养、魅力和艺术手腕是难以驾驭的。同时还评价道,杨友今的作品很注意文学性、情节性、细节刻划,且在语言追求上生活化,尽可能拉近了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读者的距离。

杨友今告诉记者,他的创作一直得到了沅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领导们甚至还表态,要采取一切措施,让杨友今专心创作,做专业创作,为其提供一切便利。

如今,已退休的杨友今在完成上述多部现实与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之后,从2004年开始了他的下一个宏伟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300万字的长篇巨著《大唐神韵》,全方位展示大唐盛世,再现历史风云。

写完这部作品,或许杨友今该歇歇了。

部分作品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江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