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昆山经验变为沅江行动

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党组成员 王先辉 编辑:redcloud 2012-11-06 21:23:01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7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们前往全国百强县之首,外向型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江苏昆山,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领导干部考察培训,不仅身心完全融入了昆山,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回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干,如何把昆山经验变为沅江行动。

  一、走出误区,提振信心

  在昆山我们确实是“看了震动,听了感动,想了激动”,但回到沅江,大伙一块交流时不少人却又“感叹难动”,步入认识误区泄了气:一是认为昆山紧邻上海,区位优势特佳,沅江没法比;二是认为昆山财力雄厚,经济总量大,沅江还不及其零头,手里无钱,事情难办;三是认为昆山工业强,引进5200家外企、31个世界500强企业,利用台资超过了大上海,占到祖国大陆的九分之一, 昆山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实现了占全国24‰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5‰的GDP。沅江相比之下更是天壤之别,因而感到缺乏加快发展的信心。要看到,过去的昆山同样是紧邻上海、交通便利,却是苏州的“小六子”,今天的昆山成了全国百强县之首。现在同样靠近上海的很多县区,都没有成就“昆山之路”,这说明区位优势不是绝对的。近年来,沅江发展的交通环境大大改善,区位优势不断向好,沅江快速发展是大有希望的。昆山发展之初,同沅江一样也是个农业县,198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38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1元,不难看出,二十几年前的昆山跟沅江差不多(当时沅江还是全省的首富县)。那么今后二十几年的沅江能否达到现在昆山经济的发达程度呢?我们现在唯有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别无选择。改革开放初期,昆山没有经济开发区,目前沅江已经建成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造纸、食品加工、纺织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的支柱作用日益显现。我们已具备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要认真解读昆山经验,提振发展信心,要有高目标、高定位,敢于竞争、敢于挑战,也只有这样,沅江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进程中实现后发赶超。

  二、消除怕字,敢于突破。

  昆山人善于创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其根本是解决了一个“怕字”, 在众多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昆山市委党校一位讲课的领导有句话很到位,“要加快发展,违法不行,不违规更不行”,部门条规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制定的,对发展起到的是规范和制约作用,不突破、不变通,发展难以加快。昆山的每一步发展,无不折射出其“想在先、干在前”、“醒得早、赶得快”的机遇意识。早在1985年昆山就打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牌,在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从财政挤出50万元分别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香港大公报上大胆地打出了“欢迎各界朋友到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的广告,自己给自己“批”了个“国家级开发区”,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开发区发展起来了,“国批”也终于拿到手了,自费开发区由“私生子”到“宝宝子”得以正名。面对机遇抓住先干,干成了再争取承认,成为昆山人解放思想的生动注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之说,凡事先“正名”几乎是千古不易的定律,多少新生事物因“名不正”而半途夭折,甚至胎死腹中。可是昆山人在实践中把这个逻辑颠倒了过来,许多没有先例的事都是先自己干,“事成”则“言顺”,“言顺”则“名正”,而成为别人竞相仿效的先例。自费开发区给昆山留下的不仅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基业,也为“昆山之路”的精神内涵打下了创新的底色。他们不唯上,不唯虚,只唯实,不等红头文件,只要“三个有利于”就大胆尝试,以领导干部先解放思想来带动全社会解放思想,他们就是凭借着这种思想的大解放和敢为人先的超前胆识,非凡气魄,赢得了一次又一次发展先机,以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创造出多个令人惊羡的全国第一。 对照先进,我们的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上,根本却在思想观念上。当我们还在讨论坐什么车,买什么座位的票,买什么价位的票的时候,别人已经上车关门,进入了快车道。当我们还在争论是否先办理好持枪证,把大鸟打下来是蒸了吃、炒着吃、还是红烧吃的时候,大鸟早已无影无踪。学习昆山,就要去品味昆山创办自费开发区的艰辛历程,从中吸取奋发前行的经验和动力,多一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一些敢于创造先例的人,“敢”字为先,真实践行小平同志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敢闯、敢试、敢冒”的教诲。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解决干事怕担风险、怕担责任,政策允许的不敢快,没有先例的不敢做,没有资金和项目的事情更不敢干的思想。要加快发展,就要敢于冲破观念的束缚、体制和环境的限制,在改革发展中冲出一条新路来。当前,沅江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需要的就是靠各级干部大手笔去建设,大力气去推动,大气魄去落实,大干快上,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三、换位角色,做优服务

  在昆山从上到下达成了帮助招商引资的是恩人,来投资的老板是亲人,能打开招商局面的干部是能人、影响招商引资环境的是罪人的共识,并且从干部到群众紧紧围绕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建设来做优服务。他们靠的是优质的服务、高效的工作,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外资的进入。学习昆山,加快发展,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干部必须转换角色,由公务员向服务员转变。只有切实打造好服务型政府,把屁股坐到群众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真心实意为企业、为民众搞好服务。一是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并联审批、集中办理、限时办结制度,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不影响安全,不污染环境,允许企业先上车后买票,边坐车边买票。二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打造法治政府,以客商为中心,建设高效率高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创建沅江服务品牌,营造亲商、安商、富商和亲民、为民、富民的阳光法治环境。三是营造低廉的经营成本环境。环境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发展成本的比较。昆山人“缺项招商”的经营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昆山市一名副市长曾经专门找来一台笔记本电脑,将其一一拆开,随后将800多个零件逐一对照昆山的产业目录,找出昆山所缺,通过有针对性的招商,在昆山形成一个完整的IT产业链,使上下游企业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存,将招商的领域细化到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得益最多的还是投资者。在昆山生产一台笔记本电脑,原料根本不需全球采购,在方圆70公里的范围内,最快50分钟,最慢2小时,所有材料都能齐备。这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更是成本的节省,让外商在昆山赚得更多,昆山的环境使得外商不得不来,不得不留下来。四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昆山人开明开放,紧紧抓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色,创造了内外兼容的“嫁接文化”。?昆山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茶座、酒吧、咖啡屋和品牌店,既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浓厚文化氛围,又让人感受到来自台湾、日韩的文化气息。台北人称昆山为小台北,上海人称为小上海,给外来投资者一个离家不远的感觉。我们要学习昆山人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加快打造宜居沅江,加快人才家园建设,完善生活设施配套,制定一系列关于子女就学、户籍放宽等人才配套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来沅创业提供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咬住发展,奋力实干

  昆山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他们任何时候都坚持一个咬字——咬住发展不放松;任何气候都坚持一种精神——多做少说,只做不说的做事精神。昆山最少空谈,最少幻想,崇尚实干。他们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上产业项目,做大经济总量。围绕上产业项目,打开解放思想的阀门,寻找具体干事的窍门,抢按发展机遇的快门。探索“昆山之路”的奥秘,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固然是昆山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昆山人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狠抓产业项目、加快经济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作为争取上级支持、争取外来投资的总抓手,拉开架势,埋头苦干,无论客观环境发生什么变化都毫不动摇,才是成功的内因。实力决定地位,有了实力才能争取关注和支持,才能吸引国内外客商的目光,才能更好的借势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认准建设“五个沅江”,重跻全省十强的宏伟目标,扑下身子,奋力实干,千方百计上产业项目,竭尽全力做大经济总量。一是抓项目引领,抓好龙头项目建设。以大项目为突破口,主动跟踪、强化服务,积极促进我市重大支撑项目的落地和建设;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中央大企业等实力强的企业,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大项目。二是抓产业引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招商引资要实现由政策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大力加强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建设。举全市之力,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是抓人才引领,加快人才引进。引进一个人才就可以带来一个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撑产业,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物,着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党组成员 王先辉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江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