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创新中推动沅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 李向前 编辑:redcloud 2012-11-14 10:58:46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新加坡学习感言

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行政能力与经济管理”培训班,安排周密科学,内容重点突出,方式灵活多样,内容重点突出,研讨氛围浓厚,使本人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李光耀回忆录》,我对新加坡的发展史有了粗略的了解。新加坡发展起点很低,过去是一个破渔村、贸易站和海军基地,1965年被马来西亚作为“不良资产”所“赐除”;新加坡发展空间很小,开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均只需半小时,环岛一周也只需三个小时;新加坡发展进程中的对外依赖度相当高,甚至连水、米、茶、鱼等生存和生活的必须品都来自他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岛国,经过短短三十多年的努力,成长为世界第一大货柜码头、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首和东南亚的工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交通中心。大国的崛起,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小国新加坡的发展到今天,更多饱含的是困苦和艰辛。新加坡崛起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无处不在的创新,创新贯穿着整个新加坡的发展历程,而且其自身定位的未来发展远景是成为一个由创新活动主导的经济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创新精神和理念,对于推动我们沅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加坡的创新体系

新加坡有一整套的创新政策,以培育创新人才和激励创新活动为出发点,涵盖管理机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发展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方面面,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主要表现在:

(一)完善的机构设置。为了加强国家在创新方面的研究和指导工作,新加坡政府在2006年初成立了研究、创新和创业理事会,目的是为政府研究和制定国家的研发创新政策提供咨询。该理事会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自挂帅,成员包括内阁部长等,以及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商学院、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学术、商业和科研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为了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将原“生产力与标准局”更名为“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从而赋予该局一个创新任务,增强约占新加坡企业总数90%的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员工创新。

(二)连续的科技计划。新加坡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背景制订不同的科技计划,实施不同的创新政策。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五年计划从1991年到1995年,政府共投入20亿新元,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研究设施,包括建立公共研究所和科学园区,以资助的方式鼓励本地企业投入研发,更新技术。1996年至2000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共投入40亿新元,目标是招募大批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提高本地加工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2001年至2005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共投入70亿新元,其中基础和应用研究50亿,以应用研究为主,用于资助公共研究院所和大学研究项目;20亿用于风险投资、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从2006年开始,新加坡政府进一步制定了新规划,着重加强发展电子、化学、海事工程等优势领域创新,将生物医药、环境与水处理以及互动、数字媒体确立为三大重点发展的战略领域。

(三)较高的研发投入。1995年,新加坡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比(GERD/GDP)为1.2%;第二个五年计划政府拨款40亿元,2000年GERD/GDP为1.9%;第三个五年计划拨款75亿元,2005年GERD/GDP为2.5%;2010年度结束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拨款135.5亿元,计划2010年GERD/GDP达到3.0%。2011新财政年度启动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政府拨款161亿元,到计划结束时的2015年,GERD/GDP要达到3.5%的目标。

(四)积极的人才政策。注重培育国内实用人才。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的定位是培养具有环球竞争力的高技术劳动力队伍,并已为13%的国民提供了培训,学生70%课程为实践课。积极吸引国外人才。“联系新加坡”是在1997年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人力部共同成立的政府机构,旨在吸引国际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投资和生活,把新加坡提升为一个人才荟萃、适合工作、投资、经商和生活的目的地。有统计数字显示:1991年—2000年10年期间,智力型和技能型移民对新加坡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7%;新加坡近500万人口中,外籍人士就占到了120万,超过五分之一;在新加坡2007年所创造的23.6万份工作中,61%由外国人获得。

二、创新对于沅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谈何容易,令人望而生畏。但回顾这些年沅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幕幕创新的场景就在眼前如画卷般铺开。2005年6月以来,我们在全省率先进行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创新,精简了48%的乡镇街道、56%的乡镇班子成员、70%的乡镇事业站所、62%的乡镇人员编制,初步建立起了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2009年以来,我们在中共益阳市委的指导下,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形成了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草尾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创新农民居住模式、颁发“四证一图”,大胆创新探索城乡统筹发展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由此可见,沅江这些年发展成果的取得,与创新息息相关。

当前,沅江的发展势头很好,有目共睹。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包括:经济总量不大,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缺少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城市建设步伐不快,步子不大,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依然任务艰巨;民生问题多,矛盾纠纷多;社会管理滞后,社会和谐度不高;政府公信力、社会诚信度、人的素质都有待提高,等等。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加快创新。

(一)不创新就不能顺应发展大势。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围绕市场、技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环境对我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能源和粮食危机先后爆发,基本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直接关联我市的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随着今后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因素对我市发展的影响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为重要的是,当代中国,同样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全国各地、省内县(市)都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宽广的视野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竞争形势咄咄逼人。如何在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赢得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在国内不进则退的竞争格局中抢抓先机、争取主动,迫切需要我们创新。

(二)不创新就不能实现可持续改革。把握住创新就为持续不断的改革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我们的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期,处于矛盾的高发期,现实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推动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发展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带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只是手段,可持续才是我们一切创新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我们改革的事业持续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不创新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小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小康,关键靠创新。突破高端应用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协同环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都迫切需要我们创新。

(四)不创新就不能满足人民发展愿望。现在,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更加迫切,实现后发赶超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时还要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素质和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群众的很多思想已经走到前面,基层的很多创造已经走在前面。群众的许多思想需要我们学习和提升,基层的许多创造需要我们总结和推广。如何履行好党的执政宗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期待,迫切需要我们创新。

三、对沅江加快创新的建议

借鉴新加坡创新的经验,实现沅江未来发展美好蓝图,必须不断提升理念、创新思维、勇闯新路,以创新破解难题,以创新营造优势,以创新加快赶超。

建立创新机制。立足沅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分年度制订实施创新计划。成立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责任明确、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把创新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建立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创新情况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营造创新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新路,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新的活力。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竞相迸发、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效益充分显现。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来沅江居住、就业、发展。

加强政府创新。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公共权力透明规范运行,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府信息公开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管理质量,推进电子政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求助服务平台等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部门办事公开;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政府绩效考核办法,构建创新服务联动机制,推进政府服务创新。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推进协同创新。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优化项目管理组织流程,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立项程序。改革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根据各类奖项的特点,完善评审标准、评审办法和评价指标,增加评审过程透明度,提高科技成果奖励的公信度。鼓励自主创新。积极贯彻落实与创新有关的产业发展、土地供给、金融支持、人才支撑政策,以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税收扶持等政策。强化全社会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各地各部门之间的创新组织协同机制,聚焦重大创新工程,促进重大创新政策制定的联动、创新资源统筹配置的协调、重大创新活动组织的配合,提高创新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以创新链为基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技术研发、创业孵化、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等创新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 李向前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江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