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沅江市分站12月9日讯(记者 张劲杨 吴行)周建波,沅江市南大膳镇南渔口村村支书。从青年到中年,他已经为这个村贡献了二十多年,他始终认为,群众的笑脸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图上这位略带腼腆的中年男子就是周建波,他从1996年开始一直在南渔口村工作,2017年的时候当选了村支部书记。那时候,扶贫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周建波因为半路接手,为了尽快熟悉工作,他天天走家串户,花最短的时间熟悉了全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胡雪群就是其中的一户,她与老公因为患了癌症,当时几乎断了收入,在2014年被纳入建档贫困户。周建波十分关心他们夫妻俩的生活,替他们申请了医疗救助,最大程度替他们减轻医疗负担。平常每隔十天左右,周建波还会去探望他们,有好的政策也会第一时间带给他们。
周建波说:“他们住院能够争取的政策都给他们争取,将他们医疗方面的费用降低到最少。每次过个十来天,我就会上门探望,询问他们的病情好转情况,同时为他们介绍就业机会。”
通过周建波的帮助以及扶贫政策的支持,现在胡雪群自己在家种植了几亩田,丈夫外出打些零工,每年的收入已经能达到两万元左右,他们一家在2019年已经成功脱贫。
“周支书对我们挺好的,经常来走访,关心我们平常的生活 ,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每年能赚个两万块左右,现在生活过得非常好。”胡雪群现在逢人就夸周支书的好。
而周建波却表示,及时向群众宣传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是他应该做的。经常去走访,不仅能让群众熟悉村干部的面孔,还能让村民熟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扶贫政策,切实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
周建波说:“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0户,我作为支部书记,每隔十来天就上一次门,跟他们走访对接。了解贫困户的需求和帮扶要求,制定好措施。贫困户每一户,他们需要什么,我心里都有数。”

周建波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渔口村人,因为从小看见村里由于地处偏远,十分贫穷,他便立志长大之后要带领乡亲们脱离贫穷,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条件。自从周建波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他就针对该村贫困程度深,条件差的情况,和村两委研究决定,从外地引进了种植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同时还引进扶贫资金80多万,辐射全村的贫困户。目前,南渔口村已经整村脱贫。
周建波表示:“通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今年如期完成了脱贫任务,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党的政策的优越,现在的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完善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都在同步提升,村容村貌也有了大的变化。”
周建波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想千方设百计地为南渔口村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他积极踏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乡村干部的赞扬,称他为学习的榜样。
驻南渔口村工作队队长谢欣波就说:“周建波同志对村里的工作相当熟悉,尤其对贫困户,那是了如指掌,跟我们工作队一样,经常下去走访,对贫困户政策的宣传,那都百分百到位了,他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周建波表示,今年整村如期脱贫,让他备受鼓舞。看到贫困户脸上的笑容,他自己也感到非常的高兴,未来他还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做好南渔口村的脱贫巩固工作,为村里的经济发展、村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把南渔口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来源:沅江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劲杨 吴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