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农历七月初五
【天气预报】
今日:多云,27℃~34℃,北风微风
明日:多云,27℃~34℃,北风微风
导读
【本地要闻】
◆【喜迎节会】旅游节会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杨智勇调度环保整改工作
◆共华镇部门联动共治“脏乱差”
◆琼湖街道全力推进迎省卫复检
◆著名表演艺术家来沅创作采风
【一句话新闻】
【本地要闻】
◆【喜迎节会】旅游节会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图:发布会现场
15日上午,2018湖南益阳第二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智勇致发布词并答记者问,副市长钟清华答记者问。48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近100名记者参加。此次节会以“青山绿水 沅来真美”为主题,定于8月25至26日举行。节会主体活动包括2018赛艇联盟大师赛(沅江站)、中联重科沅江智能制造工业园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两湖新区”规划新闻发布会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知名企业家政商座谈会等,旨在全面展示我市发展成果,推动产业发展,达到促进“两湖新区”开发、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招商引资、促进优化服务、促进全民健身的“一节五促”目标。(廖文、钟柱)
◆杨智勇调度环保整改工作
1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智勇先后到湘北市场、川湘石材瓷砖加工厂、小河咀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地现场调度环保整改工作。他强调,各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学会算账,自觉扛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加快整改进度,加大整改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法,确保按期完成环保整改任务。副市长高应良一同调度。(黄婷)
◆共华镇部门联动共治“脏乱差”
14日,共华镇组织开展“三治”专项整治行动,对商户乱搭乱建、广告牌违规搭放、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共没收广告牌70余块,占道摆放物品若干。(林婕)
◆琼湖街道全力推进迎省卫复检
14日,琼湖街道召开优化人居环境暨“三治”工作推进会,要求把创卫工作与“三治”、烟花鞭炮禁放、禁烧秸秆等工作紧密结合,合力推进,迎接省卫复检。(谢哲娴)
◆著名表演艺术家来沅创作采风
近日,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少奇扮演者郭连文和邓小平扮演者卢奇来沅创作采风。他们在感受水城魅力的同时,对我市即将举办的第二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节,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与期待。(艾阳)
【一句话新闻】
◆14日,南大膳镇开展志愿者注册培训。(曹格)
◆14日,市房产局开展“践行初心使命 真情脱贫帮扶”主题党日活动(张新文)
【防汛抗旱应急知识】
◆什么是因旱人畜饮水困难?什么是节水?
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即由于干旱导致人、畜饮水的取水地点被迫改变或基本生活用水量地域35/人/天,且持续十五天以上。节水,全称节约用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要闻速览】
◆湖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面禁猎
近日,省政府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通告》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全面禁猎,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疾病监测、保障航空安全、野生动物致害等特殊情况确需猎捕的,必须依法报批。禁猎期从2018年8月1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红网)
◆驾驶证换证补证下月起可网上办理
13日,记者从湖南交警部门获悉,为让“放管服”在湖南落地生效,湖南交警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措施,未来申请变更驾驶人联系方式、申请驾驶证超龄换证、申请驾驶证损毁换证等多项业务都可在网上办理。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人需到车管所窗口注册成为12123用户,方可办理线上业务。(红网)
◆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1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7月份,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1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0、2.4和2.0个百分点。(新华网)
◆连日来,湖南高温持续发力,预计15至16日,吉首、张家界、永州、郴州等湘西、湘南地区局地大到暴雨;气温方面,16至19日高温天气有望结束。(红网)
◆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新网)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4日称,中方对美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通过并签署“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表示强烈不满,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理念,不得实施有关涉华消极条款。(新华网)
◆澳门立法会大会13日一般性通过修改《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使用及保护》法案。侮辱国歌最高处3年徒刑。(中新网)
【舆情观察】
◆公款吃喝 内部食堂竟成腐败“好去处”?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以来,正风肃纪持续深入,一些藏身于内部食堂、私人会所、偏远“农家乐”等隐蔽场所的公款大吃大喝,以及用矿泉水瓶灌装白酒,巧借名目转嫁或摊派大吃大喝费用的伎俩都被“火眼金睛”识破,一些参与公款吃喝的人受到严肃查处。当前,仍有少数地方和党员干部不收手不收敛。堵住公款吃喝的“嘴”,整治“舌尖上的腐败”,任重道远。
>>公款吃喝玩起“捉迷藏”
在持续高压态势之下,一些公款吃喝由明转暗,跟监督检查玩起了“捉迷藏”。有的为把公款吃喝“摆上台面”,找出各种理由试图将其伪装得“合规”。为填补公款大吃大喝的“窟窿”,有的单位在报销时通过虚开、代开发票,套取财政资金用于公款吃喝或送礼;为抹去大吃大喝的“痕迹”,有的将吃喝费用转嫁给下级单位。更有甚者,将公款吃喝列入党支部学习“套餐”。
>>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有专家指出,裹挟于公务接待、公务交往中的公款吃喝不正之风此起彼伏,原因在于公权及其支配的公款出现异化、错位。一些地方“酒桌文化”盛行,陈规陋习积习深重,还有一个原因是侥幸心理作祟。此外,“从众心理”也是一些党员干部公款吃喝的重要诱因,在监督检查的“十面埋伏”下,自己或他人偶尔一次大吃大喝未被发现,就越来越大胆。除了个人思想原因外,说到底还是对公款规范使用管控不严。
>>久久为功整治“顽疾”
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的“顽疾”,党员领导干部应把主体责任担在肩上,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应严格监督、严肃查处、不留情面曝光,对顶风违纪者一个都不放过。同时,离不开健全的制度约束以及对制度的有力执行。此外,还要从预算、审计等各方面,加强对公款的监管,要使公务开支透明化制度化,让巧立名目公款大吃大喝者找不到理由、钻不了空子。(中新网)
【微关注】
◆调查显示英国人平均12分钟看一次手机,你呢?
英国电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英国人平均每12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16-24岁年轻人中,18%每天玩手机超过7小时,相当于一周中有整整两天时间被手机“霸占”。
英国电信局的统计还显示,英国65岁以上人群中,每周使用手机超过50小时的人数比例为1%,55-64岁人群中这一比例为6%。
相关专家担心,如此持续使用电子设备会对人际关系、生产力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新华网)
>>时刻新闻网友热评:
@蓝色的海:类似的相关比例,在中国应该会更高吧?
@飞舞繁花:科技带给人方便,也让人更依赖了。
@麻豆麻豆:国外已有机构行动起来帮人缓解手机成瘾了,比如拿“脱机时间”换取饮料、食物等等。
【健康生活】
◆枸杞养生功效多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2.具有抗癌作用。3.具有显著的明目作用。4.具有抗疲劳作用。5.有增强学习记忆功能。6.提高肌体的适应性。7.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8.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
【幽默笑话】
◆今天早上,老婆起来洗漱照了照镜子说:“没睡好,脸肿了!”我随口回了一句:“别人是打肿脸充胖子,你是吃胖了说脸肿。”于是,我的脸也胖了……
【心灵鸡汤】
◆人生就像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的宁静,有人忧愁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快乐于门外的自由。人活的就是心态,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态,平和处世,珍惜拥有,人生就是一个快乐的净土。
【温馨提示】
《沅江手机报》由沅江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承办。本期责编:楚峰,编审:刘洪。更多详情请登陆沅江新闻网。欢迎提出宝贵意见!联系电话:0737-2731668(新闻中心)。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