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梦南洞庭

作者:邹丽莎 编辑:redcloud 2016-11-24 17:18:00

飘渺的白雾像天穹垂下的轻柔纱幔,若有若无,如梦如幻。能感觉到有一种清新的气息环绕着你,酥酥地滋润着每一寸肌肤。每个人的头发上都沾着微微点点的水珠儿,很细很细,像清晨花蕾绒毛上的细细花汁。

十几步之外不见景物,大家心仪已久的南洞庭湖混沌一片远不可测深邃如九重天外,缭绕飘逸的薄雾在面前次第渐开却又在周身不远处弥合如初,视觉朦胧得以为穿越地界来到天庭。脚分明触到了蓬勃松软的草地,感觉却是一团祥云托举着飘飘欲仙。那姿态不凡若隐若现的是迎宾仙童还是岸边的垂柳?我们是赴天宫盛会的仙客还是来洞庭湖拜访的友人?

“我们到了洞庭神府吗?”

一声笑语被虚无缥缈的空间过滤得如天籁之音。

这是一群我在北京工作认识时的朋友。大城市塞车、赶班、高楼、地铁、职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和郁闷促使我们结成自助旅游团,遇到假期便逃离城市亲近山水。我的家乡早已是大家心驰神往之处。

击掌成约,“五一节”到沅江游南洞庭。

从北京首都机场飞长沙黄花机场两小时就到了。飞机经过洞庭湖时,从飞机窗口往下看,洞庭湖衔湘、资、沅、澧“四水”,连长江,恰似满满情怀用湖水做金丝线,编织出了一个精湛而硕大的“中国结”。

下了飞机乘大巴到沅江市大概一个多小时,公路两旁的风光如两幅立轴山水画徐徐展开:青山叠翠,田间秧苗嫩绿,农舍白墙红瓦掩映在绿树丛中,门扇上春联福字隐现……景色流转,不知不觉中沅江市到了。

选了个临湖的宾馆住下。推窗凭栏,月色朦胧,临湖听涛,一觉好梦……

湖面的雾渐渐淡了,漫天纱幔似有仙女频频卷帘,满眼模糊的灰白色慢慢变成朦胧的灰绿色,再慢慢浅绿、翠绿、碧绿。太阳出来了,把一切都镀上了生命的光亮。灌木丛生的蜿蜒湖岸绿如烟带低低浅浅飘嵌湖边, 巍然葱郁的挡浪林似千里屏风借春之手绘着万象画卷, 一望无际的芦苇摇曳生姿激情澎湃卷起千堆碧浪。湖,洞庭湖,南洞庭湖,就这样在眼前出现了。

不得不为之震惊,不得不为之倾倒,不得不为之陶醉:浅绿与深绿、凝固的绿与流动的绿、深沉的绿与透明的绿在湖上跳跃,一轮朝阳醉落在湖,五彩祥云也飞落在湖。这是一个这样怎样的湖哦,色彩缤纷姹紫嫣红流光溢彩春光无限。有音乐响起来了,哦,抬头,是天上有大雁飞过。

这是一个国家级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1680平方公里湖面上,散落着118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小岛。放眼望去,所见景色无一人工雕琢,全是原生态呈现。南洞庭湖是一座大自然的迷宫,生态环境优良的湖泊湿地,浩渺无垠的水域,翠绿浑圆的丘岗山地,风情万种的湖汊半岛,生活着多种珍稀濒危水禽和其它野生植物……

朋友们拿出相机,赶紧把美景留下,留下,再留下。

我在船码头找到了一条旅游船,旅游线路是万子湖——明朗山——湖上草原——赤山岛。

船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干净利落的样子。船是那种带动力的木板船,木质蛮新露着原木的年轮,刷了桐油显得油光锃亮。我们上了船,看到船舱里还配了几幅南洞庭景色的画,很是应景。

有幅题为《船》的画,画面是一群汉子簇拥着一条新船准备下水试航。旁边有首诗:“昨日林间一木,今日戎装满身,倒海翻江似蛟龙。纵有滔天浪,浪尖我为峰。”

船哥见我们看画,兴致盎然地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们是万子湖乡的渔民,平常打鱼为生,每年3月至10月禁湖的时候,就做旅游船载客生意。画是他儿子画的,儿子已读大三了,学的美术,毕业了准备回来开个洞庭湖画室,让南洞庭湖的美景天下传扬。诗是船哥他自己编的,万子湖的人,兴致时四六句子诗张口就来。

万子湖的人会做诗是有渊源的。

万子湖是南洞庭18个大湖中最美的一个湖。历代文人墨客阳春三月踏青吟诗之地。就因古代文人名字后边多带“子”,故名“万子湖”。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各地文学青年们聚会万子湖的盛况:一湖碧水两岸春意,诸家百子云集于此,放情山水,览景抒怀,吟诗作答,联歌互唱……

屈原来过,傲骨丹心血气豪情就着洞庭湖的浩瀚波浪,澎湃成《渉江》、《桔颂》、《九歌》、《天问》的诗篇。

李白、杜甫、王安石、白居易、孟浩然、王昌龄、朱熹来过,潇洒豪放,舞墨长空,在这里留下了《游洞庭泊泗湖》、《宿白沙驿》、《沅江李氏书屋》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

大师们的诗文华章留在了这里,化作满湖的文化浪花流转、浸染、熏陶这山水田土里的人们,于是,南洞庭的景色南洞庭人的情感变成平平仄仄的诗句,悠悠扬扬的韵律潜入渔歌里,樵歌里,花鼓戏里……

船离开万子湖前往明朗山渔村,水面顿时开阔起来,波浪滔滔,水天一色,船踏浪而行。船哥放开了嗓子情不自禁唱起了本地花鼓调:“妹妹生得实在乖,情哥撑篙把船开,湖中起风浪赶浪,我追妹妹哟,九条河流十条街。”大家调皮地看着船嫂,船嫂笑着说,我们这里人高兴起来都爱唱几句花鼓调,莫笑话。大家为这位“洞庭达人”鼓起了掌。船哥更得意,唱得更欢:“郎是桅杆顶上天,妹是风篷挂天边,桅杆风篷连一起,一路跑的顺风船。”

明朗山、莲花坳、撂刀口是南洞庭湖上三个自然渔村,渔村独自为洲,又相伴相对,遥相呼应。

船把我们载到了明朗山。上得洲来,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世外桃源的境界。空灵静谧,百草芬芳,鸟鸣啁啾,民风古朴。洲就像一叶茂盛的荷叶浮在洞庭湖上,花草婷婷曼曼铺展成盈盈裙裾,蜿蜒的小路如荷的胫脉,人在湖洲上行走,身心透明空灵,宛如水珠在荷面滑动。

禁湖了,渔民们便在洲上整理渔具。洲上到处林立着扎成捆的布围子,上了墩的渔船修理一新,油光发亮,透着力量和智慧的光芒。渔嫂们在潜心织网,缀有千千结的渔网淌了一地,在结着渔网的同时,也结着与洞庭湖的情结。

午饭是在渔村吃的,船哥船嫂陪着我们。上桌的第一盆菜是芦笋煮鳜鱼,“鱼吃跳,猪吃叫”,在洞庭湖洲上吃的鱼是刚上岸的新鲜活鱼,再放入新鲜芦笋煮着,那鲜味啊真是妙不可言。接下来上桌的菜是:藜蒿杆炒腊肉、虾米炒泡菜、野芹菜炒香干、辣椒萝卜、火焙鱼、青菜。船嫂告诉我们:藜蒿杆、野芹菜、芦笋是地地道道的无污染绿色食品,能养颜治病,堪称一绝,被称为“洞庭仙草”。船哥更是邀客人们到开湖的时候再来洞庭湖,那时湖上渔船如织,扳罾撒网,鸬鹚猎鱼,设籇布围,能看到一幅生动壮观的洞庭捕鱼图。还能吃到全鱼席。

原生态的渔村使人流连忘返,但更使人流连忘返的竟还有神秘的古迹。这个洲上秦砖汉瓦比比皆是,有战国、东汉的墓群数百座,有西汉的遗址,有宋代的紫云宫、杨幺墓,往往是左脚踏在秦朝右脚踏到了宋代,时空在这里碰撞交融,历史在这里编辑成册。这里曾是繁华古都?这里曾是王者宫殿?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沧海桑田,灰飞烟灭,唯有一种英雄基因代代相传。不是吗?这里的渔民了得。在这茫茫洞庭湖上,芦苇荡九曲十八弯,洲岛湖汊纵横交错,鱼的习性千变万化,湖上气候变幻莫测,能驾一扁舟在波涛中如履平地,还布下八卦阵,摆下天罗网,偌大的洞庭湖捕鱼如探囊取物,这不是一个生长英雄的地方吗!

船离开明朗山走“水师八卦阵”过“天鹅凼”,领略湖上草原的风光。沅江广阔的湖洲是芦苇的故乡,有几十万亩面积,居全国之冠。这个时季的芦苇荡青青翠翠,微风吹过绿浪翻滚如碧波荡漾,湖滩上到处是鱼燕、斑鸠、白鹭、水凫、野鸭等鸟类的香巢。泛舟其间,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旅游。 “座下鲜苔春满地,渚边芦荻月千秋”。这是清代安礼游沅江时写春天勃勃生机的芦苇。“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是唐代温庭如过洞庭湖时写秋天芦花似雪的芦苇。

芦苇韧性很强,任湖水滋润也罢肆虐也罢,任阳光照耀也罢风雨摧残也罢,它总是不亢不卑不屈不饶地生长,直到秋天芦花盛开,樵民们收割了它运到造纸厂,它又凤凰涅槃再生成纸张,与人类结成终生相伴的朋友。而留在湖里的根,第二年春天又蓬蓬勃勃绿满湖洲……

置身于森林繁茂古木参差的龙虎山上,一望无际的南洞庭尽收眼底:水天辽阔夕阳晚霞中,芦荡万顷摇金,垸田碧玉棋盘,湖上渔歌唱晚,凌云塔瀚墨流香。一幅一幅的景色如雕塑栩栩如生地将“樵耕渔读”的湖湘文化展现在这南洞庭湖上。

春天的南洞庭是最美的时候,蓝天翠湖云蒸霞蔚,大大小小的绿洲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星罗棋布在湖上写意成水墨丹青;到夏天洪峰期,洞庭湖会以博大襟怀纳江河四水波涛,那时这里茫茫水泽,浩瀚无边;到冬天枯水季节,洞庭湖又会把精气神奉献给长江大河,自己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就是洞庭湖:大美无限,大爱无疆。

南洞庭的一日游结束了,但北京的朋友们觉得对南洞庭的拜访还意犹未尽,决定晚上住在龙虎山的农家乐,再回味南洞庭的美景,再吸收洞庭湖的精华,再享受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今夜,有多少风光入梦?

南洞庭,却不是梦。

作者:邹丽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江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