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建和谐幸福家园

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廖文 熊伏佳 编辑:redcloud 2013-04-05 21:06:00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学习十八大 喜逢市两会”之新农村建设篇

 

 

本网讯(通讯员 廖文 熊伏佳) 在蓬勃发展的洞庭湖畔,有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活力的城市——沅江。“十一五”期间,沅江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强化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和农民增收政策扶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市农业稳步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加力提速、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日趋显现

土地信托流转,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目前,沅江市试点镇共流转土地面积15.66万亩,其中信托流转面积5.06万亩。今年,已引进规模企业18家,整合项目资金2660万元。全市共建成了60多个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其中试点镇涌现出草尾镇胜天村、乐园村和挂角村的绿色蔬菜村;草尾、黄茅洲镇为主的优质稻米产业带;泗湖山高效无公害蔬菜产业带;黄茅洲镇民心村的绿色蔬菜村,从而大大提升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3元,比2007年净增4395元,增长104.44%。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原则,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五年来,重点建设了水稻、棉花、柑桔、苎麻等六大标准化基地,同时做好了1000亩艾青大蒜香葱标准化示范基地、草尾2000亩辣椒标准化基地、南嘴镇有机农业基地、新湾南洲村湘土农业、泗湖山村苦瓜订单基地、杨梅山村豆角生产基地、紫红洲村冬瓜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市涌现出中晶、富运、金隆、金土地等万头猪场8个,年生猪饲养量达到85万头。新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益阳市级龙头企业4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0家,培育建设特色产业专业村120个。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5亿元。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按照“产业优先、示范带动”的总体思路,全市建成了21个村美民富的示范村,其中三眼塘村、万子湖村和跃进村成为省级示范村,泗湖山村、牛洲村等11个村被益阳市人民政府授牌。2011年,全市示范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同比增长13.5%。各示范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初具规模,养猪、养鸡、养牛、养羊、养鱼五大养殖板块已基本形成。同时结合自身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协会合作社带动、能人带头发展等形式,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如万子湖村的绳网加工、网箱养殖和远程捕捞,胜天村的榨菜加工,三眼塘村的汽车运输,牛洲村的名贵水产养殖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生态家园建设激起发展活力

近年来,沅江市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共完成植树造林100万亩,森林管护1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5万亩;完成了宝和110KV变电站、南大110KV变电站改扩建和208个行政村电网改造;新建户用沼气池13000口,完成农房新建改造4450户36.3万平方米,改厨8.6万平方米,改厕5.9万平方米,改圈12.3万平方米。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全市硬化市到乡公路52公里,通村公路1300里,兴建农村客运站10个,逐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解决农村“行路难”和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进出难问题。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坚持“小型为主、户办为主、效益为主”的建设思路,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和治水兴村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工程蓄水,扩大有效灌面,切实解决人畜“饮水难”和农业生产用水难。近年来共动工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0000处,整治病险水库8座、山塘497口,完成了血防灭螺、明山和紫红洲泵站更新改造,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8处,解决了3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围绕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目标,认真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政府主导、镇村主抓、群众主体”的原则,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和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清运网络建设、保洁机制建设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力争2012年全市所有行政村(管区)达到“四有两无清洁村”标准,确保农村清洁工程取得新的突破。全市农村共建垃圾池12368处,设立21个垃圾集中堆放点,落实卫生保洁员570名。大力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不断完善“门前四包”、街巷卫生保洁、卫生评比等农村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明显提升。

“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让我们的人民更快乐”。沅江市通过一手抓健康向上的娱乐文化生活,一手抓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整治,净化乡风民俗。加大了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投入力度,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逐步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娱乐休闲活动,不断改善和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全市组建腰鼓队、号鼓队、龙狮队等业余文化团体30多个,参加群众上千人;建成的村级图书室、娱乐室等全天对群众开放;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各示范村全面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扎实开展了“十星级”农户、清洁家庭、五好家庭、科技示范户评比等文明创建活动,沅江电视台开辟了《走进新农村》电视专题栏目,培训各类农民工25万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宣传打击并重,维护农村治安环境。凡有宣传阵地的村,都开辟了禁赌、禁毒、禁封建迷信活动等知识宣传专栏。

一个个富裕、文明、和谐、平安、幸福的湖乡新村正在崛起。

 

(责任编辑:黄拥军 值班编审:龚志)

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廖文 熊伏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江新闻网首页